2021高考生参考!TOP10高校毕业生热衷去哪儿就业?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2021高考生参考!TOP10高校毕业生热衷去哪儿就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2021高考生参考!TOP10高校毕业生热衷去哪儿就业?
作者:王帆
时值2021年高考,很快,考生们将迎来填报志愿环节,面临选择城市、大学以及专业的问题。
填报志愿时,考生们或多或少会考虑今后的就业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选取了“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榜单中位列前十的高校,梳理这些高校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以期对高考生们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根据榜单,位列前十的高校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相较2020年排名上升1名,首次入围全国十强。
这10所高校分布于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北和陕西。截至目前,北京大学仍未披露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总体而言,毕业生们留在大学所在省市就业的比例是最高的,这也一定程度意味着,考生们在高考后所选择的城市,将很大可能决定今后就业的城市。
当然,大学毕业生跨区域流动的现象同样普遍,尤其是呈现出“舍近求远”、“跟着就业机会走”的趋势。
大学城市很可能决定就业城市
尽管坊间有清华、北大学子逃离北京的说法,但从数据来看,清北学子毕业后留在北京,仍然是最“主流”的选择。
其中,2020年清华本科生留京比例为21.9%,超出了去往广东的18.1%和去往上海的17.7%。并且,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共6995人,签三方就业的本科生仅237人,样本量较小,硕士和博士才是迈向就业市场的主力军。
2020年,清华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留京比例分别在39.6%和52.1%左右,占据了绝对优势。
相比之下,上海高校的毕业生更加青睐留在本地。据上海交通大学披露,从不同地区生源流向分析来看,毕业后留沪就业为主要选择,占比依次为上海生源95.19%,中部地区生源71.36%,东部其他地区生源70.42%,以及西部地区生源62.09%。
不难看出,不仅上海本地生源的学生毕业后愿意留下,来自中部、东部、西部的生源留在上海的意愿普遍都比较高。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留沪就业的毕业生占比高达71.92%。
复旦大学的情况也类似。根据该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20届毕业生在上海就业人数占66.12%。
2018年,上海推出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可直接落户的绿色通道政策;2020年,上海将这一试点范围扩大,其中新增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这或将进一步提升上海本地名校毕业生留沪的意愿。
湖北的两所TOP高校此前若干年常出现“反常”,即毕业生热衷于去广东超过了留在湖北。但根据2020年的情况,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为湖北省(33.91%)、广东省(21.33%)、上海市(7.94%);研究生留在湖北省的占比为37.94%,去往广东省的则为20.75%。
武汉大学2020届毕业生中,本科生留在湖北的比例为25.62%,超过了去往广东的20.09%;研究生留在湖北的比例为32.60%,更是与去往广东的19.50%拉开了较大差距。
再看其他几所高校,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2020届毕业生中,各自留在江苏、安徽和陕西就业的人数占比是最高的,分别为45.45%、27.3%和39.68%,其中又尤以在大学所在城市(同时也是省会城市)就业的最多,譬如西安交通大学披露,留在陕西就业的毕业生中,在西安的占比最高,为92.08%。
由这些TOP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去向不难看出,高考后选择哪所城市,毕业后将有较大的可能性留在当地。一方面,一部分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已经考虑了未来的就业城市偏好,几年的大学生活也增加了对当地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学校所在城市寻找实习、工作机会,往往也有着更大的便利和优势。
TOP10高校毕业生去向情况
(数据来源:各高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其中有几所高校相关数据暂缺。)
多所高校毕业生热衷去广东
大学毕业生除了热衷于留在高校所在地之外,跨区域流动又呈现出哪些特征?
去往就近城市群是其中一个特点,其中又尤以长三角的高校最为明显。譬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毕业生,除了留在安徽之外,去向最多的其他省市分别为同处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和江苏。
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生留沪比例超过了70%,其次为去向广东省的,占比为6.34%,此外,去往浙江和江苏的比例也分别达到了4.55%和3.58%。
南京大学有12.93%的毕业生去了上海,9.39%去了广东,8.22%去了浙江,加总来看,去向为“江浙沪”三地的总占比高达66.6%。
浙江大学仅披露了毕业生去往华东地区的占比达到76.13%,并未进一步披露具体省市的去向。总体而言,长三角既有实力强劲的“华东五校”,又有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多个明星城市,明星城市与TOP级大学相互成就,成为了长三角地区育才、引才的天然优势。
此外,也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在毕业后“舍近求远”寻找就业地。
梳理各高校披露的数据可以看到,无论是地处华北的清华大学,华东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还是中部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以及西北的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除了留在大学所在省市之外,最热衷于去广东。
与经济实力相比,广东的高校实力整体略弱一些,某种程度称得上名校“洼地”,这增加了广东从全国吸引人才的迫切性。
而全国各地的名校毕业生聚集到广东,是过去10年间广东常住人口新增了1080万的一个注脚,这背后,靠的是广东整体较为宽松的户籍政策,以及大量优质的就业机会。
以清华大学为例,2020届签三方就业的毕业生去向最多的前两家企业分别为华为和腾讯科技,均为广东企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74名清华的博士生进入了华为,而这一年,清华签三方就业的博士生共900人,仅进入华为一家企业的就占了8.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披露了2020年在该校录用人数超过15人的单位,包括华为、中兴通讯、腾讯、普联技术有限公司、招商银行、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其中华为录用的人数最多,为234人。
西安交通大学也披露了就业人数前50家单位情况,包括华为、中兴通讯、迈瑞、招商银行、南方电网、腾讯、普联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欢太科技、比亚迪、大疆、美的等,华为录用的人数达到326人。
综合来看,高校毕业生尽管留在大学所在地的可能性较高,但这并非制约因素,最终的规律仍然很大程度是跟着就业机会走,大学生打牢专业功底才是根本。
举报/反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一次性就业补贴最高3万元,多地给毕业生发“就业政策红利”
- 在上海工作的外地人,能在上海自考本科吗?
- 同济大学海洋技术专业是一个怎样的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就业现状如何?
- 与上海人结婚,多久能转上海户口?落户上海途径大全!
- 毕业生住进19㎡蜗居,半平米不敢浪费
- 2017年毕业的非法学本科,可以考2020年的司法考试吗?
- 《毕业生登记表》电子版.pdf
- 大专符合人才落户吗
- 非211师范大学中这6所大学很强,全国排名前百,毕业生也吃香
- 上海月入过万,到底多牛,看看这些本科生的月收入,现实太扎心
- 外地上海大一新生户口迁还是不迁?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
- 14年大专毕业,转行软件测试,月薪15K|双晨传奇科技
热门文章
- 非深户怎么在深圳办理港澳通行证?流程在这里
- 深圳积分入户新政策权威答疑!看看有没有解决你的难题?
- 非深户,无固定工作,不求人,零成本,自己交社保
- 深圳上半年引进人才10万余人 5年共引进80余万人
- “在深圳有了房产,小孩就能上学”?别太自信,这些区更看重户籍
- 这些汕尾人 可能被转为深圳户籍
- 久居深圳,深户到底值得入吗?
- 不通过机构怎么报名深圳自考本科?具体流程是什么?
- 到底要不要入深户?非深户与深户为什么差了180万?!
- 2017年入深户的主要八大方式详解
- 小孩在深圳上学,买不起房子,你至少该给他一个户口
- 入户政策逐渐收紧,条件不够还能快速入户深圳吗?
最新文档
- 非全日制本科可以考211学校的研究生吗?如果有请问有那些学校?
- 毕业5年,专科,在上海工资12000,算很失败吗?
- 985毕业生涌入县城,被质疑抢饭碗!考公或许是一种尝试
- 大专毕业是该继续升本还是工作?
- 想买个网上查到的大专,交钱不考试2年半拿证是真的吗?
- 出彩艺校生 | 优秀毕业生司巧艺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她写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
- 2020年上海有哪些大学?一本二本三本专科
- 2022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引进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公告
- 毕业生的户口,档案到底有多大的用处?不看后悔死你..doc
- 2023专科生可以考研吗 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 本科学校很普通不是211.985,北大法学硕士,有可能进国内顶尖律所吗?
- 北大硕士送外卖、火锅店只招985……去年毕业的名校生都去了哪?
推荐文档
- 非全日制本科可以考211学校的研究生吗?如果有请问有那些学校?
- 毕业5年,专科,在上海工资12000,算很失败吗?
- 985毕业生涌入县城,被质疑抢饭碗!考公或许是一种尝试
- 大专毕业是该继续升本还是工作?
- 想买个网上查到的大专,交钱不考试2年半拿证是真的吗?
- 出彩艺校生 | 优秀毕业生司巧艺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她写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
- 2020年上海有哪些大学?一本二本三本专科
- 2022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引进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公告
- 毕业生的户口,档案到底有多大的用处?不看后悔死你..doc
- 2023专科生可以考研吗 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 本科学校很普通不是211.985,北大法学硕士,有可能进国内顶尖律所吗?
- 北大硕士送外卖、火锅店只招985……去年毕业的名校生都去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