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线城市毕业生吸引力超北上广?我们从这些数据中,找到了答案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新一线城市毕业生吸引力超北上广?我们从这些数据中,找到了答案)
风口财经记者石冰冰
2021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突破900万。
去哪座城市发展,是毕业生面临的一道选择题。只是,与曾经强劲的“奔向北上广深”人口流动格局不同的是,新一线城市正成为强有力的“人才磁场”。
根据BOSS直聘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2021年校招岗位62%来自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其中,一线城市校招岗位占比25%,同比下降4%;新一线城市校招岗位占比37%,同比增长4%。
可见,新一线城市已成为应届生就业吸纳的主力军。
就在不久前深圳人口政策收紧之际,以武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正不断放宽落户政策。在户口、住房、生活补贴等强有力的政策驱动下,新一线城市越来越受毕业生的青睐。
一线城市不“抢人”了?
近年来,在新一线城市大张旗鼓抢人之时,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已悄然迎来人口流动格局的新变动。
以深圳为例。
6月11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了《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草案),其中颇受关注的一点是,到2035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或将控制在1900万。
而就在5月底,深圳市发改委公布《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对学历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全日制本科,技术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中级职称+全日制大专”,技能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技师。
也就是说,在深圳,专科学历不再能直接落户。
目前深圳常住人口1756.01万人,按照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900万的要求,未来15年,深圳常住人口年均增量不能超过10万。
曾不遗余力招贤纳士的深圳,人口政策为何突然收紧?
深圳总面积1997.47平方公里,不到北京的1/8、上海的1/3,但根据“七普”常住人口数据,目前深圳常住人口密度已达8791人/平方公里,这一人口密度是上海的2.2倍、北京的6.6倍。
过去十年,深圳增加597.58万人,如果继续按照每年近60万的人口增量,深圳人口承载量正趋向饱和。
随着深圳划定人口控制目标,四大一线城市已全部划定了人口规模“红线”。
四大一线城市人口增长空间风口财经整理
北京要求全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在严守人口规模上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优化人口分布和结构。
过去十年,北京常住人口规模虽然继续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缓,年均增速为1.1%,较上一个十年降低2.7%。
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所高校为代表的毕业生留京率同样印证了这一点,从2013年到2019年,清华本科生留京率从30.7%跌至21.9%,北大则从71.79%跌至16.07%。
上海和广州分别将人口规模上限控制在了2500万人和2000万人。另外,伴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新一线城市成都也将人口上限控制在了2300万人。
一边是一线城市高昂的房价和落户关卡,另一边是新一线城市户口、住房、生活补贴等强有力的政策驱动,对于毕业生来说,北上广深不再是唯一的选择,新一线城市正在成为一线城市人口回流的承载地。
拥抱“新一线”
改革开放以来,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浪潮下,老一辈对于现代化大都市的向往,如今却没有在年轻人身上延续。
根据BOSS直聘对应届生春招求职意向的调查结果,把新一线城市作为首选发展城市的应届生比例达到38.5%,而对于一线城市来说,这一比例只有27%。
同样,毕业生对于新一线城市的选择,直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BOSS直聘发布的《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显示,一线城市毕业生留存率为67.6%,而新一线城市的应届生留存率几乎追平一线城市,高达63.4%。
近年来,以杭州、成都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越来越受年轻人的欢迎和青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1-5月,杭州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人数超23万人,仅仅5个月的时间,就超过了2019年全年引进总和。
而2019年至今,杭州累计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已达87.8万人。
87.8万人,是什么概念?过去十年,天津新增人口93万,南京新增人口131万,而杭州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引进了87.8万青年人才。
年轻人对于杭州的追逐和狂热,不仅体现在一个个惊人的数字中,更体现在杭州对北京、上海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的持续走高中。
根据智联招聘联合任泽平团队公布的《2020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去年人才流入杭州最多的城市是上海,占比10.2%;其次是北京,占比5.7%。
在该榜单中,北京、杭州、上海位列2020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前三名。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杭州近年来首次在该榜单中跻身前三。
从人才吸引力来看,目前在新一线城市中,杭州是最大赢家。
那么,新一线城市究竟靠什么吸引毕业生?具体来看,比一线城市更加宽松的落户政策、强有力的住房和生活补贴以及可观的薪资是最大的“人才磁场”。
在落户方面,杭州、重庆、武汉、青岛等许多新一线城市,只需大专甚至职高学历即可落户,新一线城市对于人才渴求的步伐正不断加快。
在薪资方面,根据智联招聘对2021春招期间各城市工资水平的统计显示,杭州、南京、苏州、东莞等新一线城市的平均薪资水平正直追北上广。
住房对毕业生就业城市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租房补贴、购房补贴、一次性生活补贴等诱人政策,让新一线城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显著增强。
择一城生活,北上广深已不是唯一的选择。在宽松的落户政策、强有力的住房和生活补贴、可观的薪资面前,毕业生在新一线城市的生活或许更“如鱼得水”。
举报/反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大专毕业,应该先考证还是先升本?
- 上海VS深圳:“抢人”的两种姿势
- 合肥本科落户口指南
- 选择出国留学,然后落户上海到底靠不靠谱?
- 名校毕业生去哪儿了:解读13所上海双一流高校就业报告
- 我的户口是江苏的,学历是本科,户口可以通过什么办法转为上海户口,请告之,谢谢!
- 大家上海是怎么落户的,感觉好难啊?
- 上不了公办二本,没有选择民办而是大专,到底如何意才能平?
- 本人公大本科在读,想考24研。目前纠结到底是考本校研究生还是考个法律硕士(非法学)?
- 同济大学关于办理2016届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进沪就业相关手续的通知
- 五年大专学校有哪些专业(新品2022已更新)
- 应届本科毕业就可以直接落户上海?!真的!
热门文章
- 无业深户创业有没有创业补贴和深户创业补贴在哪申办
- 收藏 深圳2022年积分入户政策条件大全
- 不上班,怎么交社保?最新灵活就业参保指南
- 在深圳交社保有补贴吗?这些企业和个人可申请
- 深圳如何解决高房价带来的"人才隐忧"?安居房怎申请
- 深圳人想知道的关于社保卡的事,都在这儿了……
- 为儿子留深上学,43岁“励志妈妈”自考本科争取入户深圳
- 深圳新人才引进业务系统今日上线 在职人才引进可个人直接申报
- 深圳楼市:想申请安居房,却不知道自己符不符合标准?这里告诉你
- 2019年下半年深圳职称入户哪个好考?时间安排
- 2019年深圳在职人才引进和落户实现“秒批”啦
- 放心,深圳新引进人才最高3万的租房和生活补贴还可以领!
最新文档
- 非全日制本科可以考211学校的研究生吗?如果有请问有那些学校?
- 毕业5年,专科,在上海工资12000,算很失败吗?
- 985毕业生涌入县城,被质疑抢饭碗!考公或许是一种尝试
- 大专毕业是该继续升本还是工作?
- 想买个网上查到的大专,交钱不考试2年半拿证是真的吗?
- 出彩艺校生 | 优秀毕业生司巧艺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她写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
- 2020年上海有哪些大学?一本二本三本专科
- 2022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引进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公告
- 毕业生的户口,档案到底有多大的用处?不看后悔死你..doc
- 2023专科生可以考研吗 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 本科学校很普通不是211.985,北大法学硕士,有可能进国内顶尖律所吗?
- 北大硕士送外卖、火锅店只招985……去年毕业的名校生都去了哪?
推荐文档
- 非全日制本科可以考211学校的研究生吗?如果有请问有那些学校?
- 毕业5年,专科,在上海工资12000,算很失败吗?
- 985毕业生涌入县城,被质疑抢饭碗!考公或许是一种尝试
- 大专毕业是该继续升本还是工作?
- 想买个网上查到的大专,交钱不考试2年半拿证是真的吗?
- 出彩艺校生 | 优秀毕业生司巧艺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她写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
- 2020年上海有哪些大学?一本二本三本专科
- 2022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引进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公告
- 毕业生的户口,档案到底有多大的用处?不看后悔死你..doc
- 2023专科生可以考研吗 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 本科学校很普通不是211.985,北大法学硕士,有可能进国内顶尖律所吗?
- 北大硕士送外卖、火锅店只招985……去年毕业的名校生都去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