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小升初家长,云探校开始啦!今年登记、报名、验证全线上……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幼升小、小升初家长,云探校开始啦!今年登记、报名、验证全线上……)
文字、照片、视频、直播、VR云游……今天(5月30日)开始,申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网上“校园开放日”活动正式启动,各中小学在“云端”用各种方式,全方位展示学校的方方面面。
随着,全市各区幼升小、小升初招生细则的发布,今年的幼升小、小升初大幕开启,“云探校”之后,信息登记、报名、验证等流程也逐次展开,今年将全部网上操作。
视频、VR“云游”校园
不出家门就可以动动手指,了解上海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水平、共享共建资源、办学特色等。
今天上午,沪上所有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和有意愿的民办学校陆续在微信端、网页端,推出了网上校园开放日专题,开放时间将持续一周以上。
各校的准备非常充分,除了文字、图片、视频展示外,一些学校还开启了网上直播、VR云游。
扫扫,校园3D立体全景就展现在眼前,从艺术中心、到体育场,从操场、教室,到无人机教室、高尔夫教室,在地图的导览下,只要轻点手指,就能漫步校园。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等多所学校都开设了“VR云游”校园页面,家长和孩子跟随镜头360度全景VR逛校园。
虽然因疫情无法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各学校还安排了线上咨询,有学校整理了在家长咨询中遇到的高频提问,列出“招生十问”,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同时,各校承诺“校园开放日”不与招生录取挂钩,期间学校将不组织报名或变相报名,不举行任何形式的测试、测评、面试、面谈或调查,不收任何学生的简历等材料。
信息登记验证网上行
根据疫情防控新情况,今年义务教育招生安排作了进一步优化,信息登记(核对)、报名、验证等主要通过网上进行。
各区的招生细则中都明确,“随申办市民云”或“一网通办”网站中的电子证照与纸质证件可同等效力使用。
针对幼升小,在本市幼儿园就读的,由幼儿园教师通过点对点方式提前发给家长信息登记草表,由家长确认;不在本市幼儿园就读的,通过各区教育部门指定的方式发送信息,由各区教育部门落实信息登记工作。
针对小升初,本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可由小学教师与家长传送信息,非本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可通过各区教育部门指定的方式传送信息,完成入学信息登记或核对。
因疫情原因无法办妥入学所需证件怎么办?普陀教育在招生入学政策问答中表示,今年针对疫情防控推出新生入学便民举措,“随申办市民云”或“一网通办”网站中的电子证照与纸质证件可同等效力使用,具体内容另见该区招生细则中有关“便民举措”内容。
虹口教育在招生问答中指出,线上操作确有困难的家长,先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线下服务预约,再按照预约时段,携带有关证件,在落实相关防疫要求的基础上,到有关登记点现场办理。
多区继续“五年一户”限定
今年,浦东、黄浦、徐汇、杨浦、闵行、嘉定等区,继续实施“五年一户”入学限定。
浦东新区在招生入学政策问答中明确,“为缓解部分区域招生入学矛盾,2022年,我区继续在部分学校实施‘一个门牌号一居住户,五年内只安排一次同校对口入学(同一居住户多孩除外)’的政策(简称‘五年一孩’政策,具体名单另行公布)。这一政策不追溯以往,按学校公布的实施年份开始实行。某门牌号如2022年安排了对口入学,则2023年起连续4年内不再安排同校对口入学(同一居住户多孩除外),以此类推。”
徐汇区发布的公办小学招生细则中表示,根据“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继续实行对口入学的办法,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校继续实施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多胞胎、二胎和三胎除外)。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
杨浦区继续实行“一个户籍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同一居住户二孩除外)。如地段内适龄儿童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学校,可根据适龄儿童全家户口入户情况、入户年限等人户信息制定招生方案,并在学校网站公示。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属于三代直系亲属以外的挂靠户口,由区教育局在区域内统筹安排入学。
闵行区公布的招生细则中指出,对于区域内入学矛盾突出的学校实施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多胞胎、二孩除外)。五年内已有适龄儿童入学的,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部分公办学校的对口入学条件继续执行适龄学生户籍迁入时间必须满1年及以上(具体情况可参见各学校的招生公告)。
部分民办学校购买学位
2022年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有什么变化?
今年本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方式与2021年总体保持一致。
有所变化的是,根据国家和本市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工作的要求,将对部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采取购买学位政策。
纳入购买学位范围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性质上仍属于民办学校,与其他民办学校一样实行公办民办同步招生、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实施电脑随机录取。
对于纳入购买学位范围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各区可参照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购买学位。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费低于市公办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的,按照学费购买学位;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费高于市公办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的,按照市公办生均经费基本标准购买学位,差额由学生缴纳补足。
根据各区公布的招生细则,长宁区民办新世纪小学、民办东展小学从2022学年开始纳入购买学位范围,民办新世纪中学也已纳入政府购买学位范围;徐汇区逸夫小学、爱菊小学等纳入购买学位范围;青浦区世外学校、兰生学校等纳入政府购买学位范围。
除此之外,部分民办学校进行了更名,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民办外国语小学更名为“上海市民办尚外外国语小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一实验学校更名为“上海民办克勒外国语学校”,上海民办华二初级中学更名为“上海民办华曜嘉定初级中学”,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更名为“上海民办兰生中学”等。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深海教育:这6座城市,取得经济师职称即可申请最高100分落户积分
- 浙江省人才居住证怎么办理,杭州上学有用吗?
- 大一新生入学,到底要不要转户口?有一类大学生,户口最好别转
- 又一区域获上海落户审批权,首批人才已拿到户口
- 苏州最新限购、限贷、限售、按揭、公积金,最全整理,建议收藏
- 北京积分落户具体是怎么计算的呢?
- 细则出炉!本科及以上学历 凭毕业证即可落户成都
- 好消息!广州:全日制本科生参保即可落户
- 郑州居住证有效期是多久?到期了怎么办?附办理指南
- 14个派出所设备安装调试全部完成办理居住证“立等可取”
- 简单方便!居住证网上续签渠道开通
- 毕业生落户厦门指南!往届也可以办理
热门文章
- 凭什么没有深户小孩就不能上公办学校,教你一招解决!
- 来深毕业生请注意:1.5万租房补贴等你领,5个租房案例供参考
- 拟调整入户政策背后,深圳考虑的是什么?
- 家在大亚湾,怎么办深圳居住证?
- 这43项户政业务全部实现掌上办理!“i深圳”再推便民大礼包!
- 2020年入深户利弊问题都在这里,要不要入深户自己决定
- 注意!深圳旧版居住证明年6月到期,需要知道的都在这儿了~
- 国家给的补贴到手了,毕业生补贴申领攻略 建议收藏
- 中燃集团全球总部正式落户深圳罗湖
- 深圳公积金提取比例是多少 可以全额提取么
- 7月18日起施行!郑州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新规:缴存、提取和贷款方式有变
- 深圳户口有什么好处,建议收藏
最新文档
- (2022年2月最新)外地人想在杭州落户,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 魔都楼市!为了小孩上学买老破小挂户口,需要注意哪些?
- 黄冈发布市区务工子女“最新”政策!需要提前办理居住证
- 鼓楼洪山居民注意!居住证可线上申请
- 高考没带身份证?别慌!民警帮你现场办
- 高考前身份证丢失,两地“绿色通道”解难
- 高考失利怎么办?是选择复读还是专升本?
- 高校难以引进国内博士人才,花1800万招回23名留学博士?
- 高校毕业生来厦落户细则出炉
- 高校毕业生怎么落户海南?住房补贴如何申领?权威解答来了
- 高校毕业生如何快速落户?青岛人社系列视频干货满满
- 马大哈无户口11年,南京警方高效服务解难题
推荐文档
- 非全日制本科可以考211学校的研究生吗?如果有请问有那些学校?
- 毕业5年,专科,在上海工资12000,算很失败吗?
- 985毕业生涌入县城,被质疑抢饭碗!考公或许是一种尝试
- 大专毕业是该继续升本还是工作?
- 想买个网上查到的大专,交钱不考试2年半拿证是真的吗?
- 出彩艺校生 | 优秀毕业生司巧艺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她写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
- 2020年上海有哪些大学?一本二本三本专科
- 2022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引进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公告
- 毕业生的户口,档案到底有多大的用处?不看后悔死你..doc
- 2023专科生可以考研吗 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 本科学校很普通不是211.985,北大法学硕士,有可能进国内顶尖律所吗?
- 北大硕士送外卖、火锅店只招985……去年毕业的名校生都去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