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北京的“落户”都松了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上海和北京的“落户”都松了)
在北京之后,上海的落户门槛再次出现下降。
2021年8月18日,上海市委、市政府最新修订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被称之为“临港新政2.0版”。
在这个意见中,重点内容其实是两个方面:
第一,积极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探索临港新片区内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
第二,对临港新片区用人单位录用的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给予落户倾斜。
尤其是第二条政策,意味着上海的落户再次出现明显的松动。
根据媒体的报道:今后只要是“上海高校”的非上海生源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在临港工作的,基本都能达到落户上海的分数标准。
也就是说上海高校的非985/211的高校毕业生,只要在临港工作,应该可以直接落户上海临港了。
其实上海早在2020年,就针对大学毕业生有过落户松绑的政策出台。
2020年9月23日上海公布《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里面针对“六大高校本科毕业生实施直接落户的优惠政策”。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六所985高校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
这个政策每年会给上海带来数万“985高校毕业生”户口。
但是除了以上六所高校之外,上海其他几十所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要想落户上海,还是非常难的:积分够且居住证满7年。
而这次的“临港新政2.0版”则给所有驻沪普通高校的外地毕业生直接获得上海户口开了“捷径之门”,这些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可能高达十几万之多。
上海临港片区为什么要大规模放松“落户”?
我们分析的原因就在于上海临港片区基本上属于上海的远郊区,甚至有人戏称“临港自贸区后,上海再无远郊”,可见临港实在太偏。
临港新区距离上海市中心的直线距离大概是50公里左右,公交+地铁需要3个小时才能达到,相当于北京的“怀柔平谷”。
所以临港新区的现状是“人少地多,尤其是房子多”,急需人口迁入。
临港新区的常住人口规划高达250万人,对于这个人口总量目标,上海临港是任道重远,落户大规模松绑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由于本次“临港新政2.0版”针对上海落户松绑条件太大,放开落户限制吸引人才去发展新片区可以理解。
但是肯定不少人想到的是以此为跳板转战上海中心区域,这样势必造成人才流失,留不住人才,250万人口总量自然无法兑现。
在这种背景下,未来探索成立“郊区户”或者“新区户口”等过渡型户口,或者将成为上海临港新区的最佳选择。
所谓的“郊区户”或“新区户口”就是:
简而言之就是给你上海户口,但是锁定在某一区域,比如户口落在临港虽然属于上海户口,但是未来只允许购买临港区域或者五大新城的房产,无其他区域购房资格。
这样的话就可以牢牢把毕业生锁定在上海临港新区,增加新区常住人口,等到满足上海积分落户条件后,再允许迁户市区。
针对这样的建议,临港管理委员会曾经在5月给过回复:上海市目前未设立类似“区域人才户口”“自贸区户口”“新片区户口”等“中间过渡型”户口。
但是回复中也没有否认未来不会设立,尤其是临港新区。
一旦临港新区的落户比其他片区更加优惠更加容易,那么上海“郊区户”的设立可能性是非常大,这将是中国第一个“郊区户”或“新区户”。
上海和北京,这两个超级城市落户松绑,加入抢人大战,已经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了。
2021年7月份北京就已经出台了《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办法中就规定:
北京毕业生引进落户实施“年度指标分配方案”,同时把毕业生年龄提高2岁,学历直接降低到了本科。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7所高校的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只要在北京“高尖端”产业就业,可“计划单列落户”。
这是北京第一次针对毕业生实施“落户松绑”,而且尺度还是比较大的,这里面有7所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已经可以实施“计划单列落户”,相当于没有指标限制,来多少落户多少。
但是由于北京目前的“高尖端”产业主要都集中在昌平、顺义、亦庄、大兴、房山等平原新区的近郊,因此北京的这一次“落户松绑”,从本质上看其实也是放开了“郊区户”。
再加上北京已经实施“公共户”试点,未来将会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在平原新城的郊区公共户落户。
但比较来看,上海的户口政策松绑力度总是要领先于北京一步,但是北京户口的红利要远超上海,除了买房不限购,北京户口的教育红利是上海没法比的。
所以如果上海北京同时“落户抢人”,北京的胜算当然也要更大,因此上海要想“抢到更多人”,落户松绑的力度还要更大,更加宽松。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上海成立全国首个“郊区户”或“新区户”,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将有助于上海临港的“抢人”,增加常住人口。
综上所述,上海和北京的这一轮“落户松绑”,都有比较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落户郊区化,推动常住人口的郊区化。
上海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中国首个“郊区户”或者“新区户”,然后会逐渐在全国的一线城市逐渐推广,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将会进入到新的阶段。
那就是:中小城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大城市的郊区放宽落户条件,而大城市的中心城区依然实施严格的积分落户限制。
这种“户籍新制度”的形成,将会改变中国人口单一向东南沿海城市聚集的趋势,而形成向区域型大城市聚集的趋势。
这肯定将会加速“人口城镇化率”,推动城市群都市圈的快速成型,全国均衡化发展格局从此到来。
从房价上看,特大超大城市的“近郊区”“平原新城”“新城”等近郊区将会迎来人口爆发期,是未来5-10年最佳的投资选择地。
【加入北京群,请私信大山老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2020年上海高考时间确定为7月7日!外地户口参加高考需要什么条件
- 成人高考能积分落户吗?能积多少分?
- 抓获110名嫌疑人!天津严厉打击违规代办落户“黑中介”
- 2022年应届毕业生和2023年应届毕业生的档案和户口如何处理?
- 杭州落户政策2022年最新版!适合99.9%的人群!共七种落户方案
- 下月起广东将恢复居住证签注 持证人可办理续签
- 特大喜讯|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落户中日友好医院
- 特斯拉中国工厂将落户上海临港,规划年产能50万辆,明年春节后动工
- 上海落户的优劣势
- 身份证和户口本丢了怎么办?最新最全补办攻略来了
- 北京高校应届毕业生落户
- 外地人,嫁了个上海人,现在丈夫去世,我还可以落户吗?
热门文章
- 2021年深圳入户政策发布后、这群人最后入深户的机会
- 2018年深圳入户最新政策解读!
- 2020应届毕业生注意啦,深户政策、补贴
- 没有固定工作,你的社保怎么办?(实用文章,建议收藏)
- 深圳自考本科学历能否入户深圳?
- 中介利用信息不对称“坑”办事者,入户深圳的公共服务指引待优化
- 深圳人社:一文看懂2022年社保缴费比例,如何领取社保补贴?
- 落户奖励最高1000万!深圳重奖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
- 上海和深圳哪一个更适合“草根”毕业生打拼
- 在深圳买完房子,户口好办理吗?好像也不难
- 2018年深户办理流程
- 到了实际退休年龄,社保会自动停缴吗?
最新文档
- (2022年2月最新)外地人想在杭州落户,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 魔都楼市!为了小孩上学买老破小挂户口,需要注意哪些?
- 黄冈发布市区务工子女“最新”政策!需要提前办理居住证
- 鼓楼洪山居民注意!居住证可线上申请
- 高考没带身份证?别慌!民警帮你现场办
- 高考前身份证丢失,两地“绿色通道”解难
- 高考失利怎么办?是选择复读还是专升本?
- 高校难以引进国内博士人才,花1800万招回23名留学博士?
- 高校毕业生来厦落户细则出炉
- 高校毕业生怎么落户海南?住房补贴如何申领?权威解答来了
- 高校毕业生如何快速落户?青岛人社系列视频干货满满
- 马大哈无户口11年,南京警方高效服务解难题
推荐文档
- 非全日制本科可以考211学校的研究生吗?如果有请问有那些学校?
- 毕业5年,专科,在上海工资12000,算很失败吗?
- 985毕业生涌入县城,被质疑抢饭碗!考公或许是一种尝试
- 大专毕业是该继续升本还是工作?
- 想买个网上查到的大专,交钱不考试2年半拿证是真的吗?
- 出彩艺校生 | 优秀毕业生司巧艺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她写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
- 2020年上海有哪些大学?一本二本三本专科
- 2022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引进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公告
- 毕业生的户口,档案到底有多大的用处?不看后悔死你..doc
- 2023专科生可以考研吗 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 本科学校很普通不是211.985,北大法学硕士,有可能进国内顶尖律所吗?
- 北大硕士送外卖、火锅店只招985……去年毕业的名校生都去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