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实施差异化落户政策,新城新区如何留住人才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多地实施差异化落户政策,新城新区如何留住人才)
本文约3049字
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距离成为‘新广州人’又近一步。”穗漂青年刘靖看到广州市将实施差别化弹性入户政策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转发、评论,言语间难掩兴奋之情。在广州市增城区奋斗多年的刘靖,一直盼着早日在这座城市落地扎根。
近日,《广州市人口发展及社会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明确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迁入户政策体系,逐步放宽入户限制,实施差别化弹性入户政策。
广州将实施差别化落户
《规划》提到,差别化弹性入户政策指为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广州市研究制定的在市内不同区域间实施差别化的入户政策,以吸引更多年轻、高素质的工匠型人才到市郊区新区工作生活,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事实上,“广州版”差别化落户政策酝酿已久。早在2020年12月,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发布了《广州市差别化入户市外迁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在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7个行政区实施差别化入户政策。
也是在这一年,仅有大专学历的刘靖暗下决心在广州打拼下去。根据上述意见稿,只需满足大专或技校学历,社保满一年,年龄在28岁及以下,就能在上述7个行政区实现落户。
2021年5月,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广州(片区)实施方案》,明确以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为改革试验范围,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健全弹性落户制度。
2021年12月,《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印发,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鼓励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区采取差别化落户政策。
今年4月,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2022年工作计划中,明确要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出台差别化入户市外迁入管理办法。
相关政策信号的陆续释放,让刘靖这些穗漂青年不断坚定在广州奋斗的决心。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实施差别化弹性入户政策,反映了广州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方向,也体现了当下广州需要产业大军来支撑“制造业立市”。
“就广州而言,实施差别化弹性入户政策很有必要。”在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看来,广州中心城区人口分布密集,发展空间相对有限;外围城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发展潜力相对较大。中心城区和外围城区实施差别化入户政策有助于保持广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人口势能。
相关落户政策落地实施,将塑造广州市人口空间新格局。《规划》预计到2025年,中心城区(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常住人口约675万人,外围城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增城区、从化区)常住人口约1425万人。
多地将人才引向新城新区
不仅仅是广州,事实上,在中心城区和新区郊区实施差异化落户政策,已逐渐成为超大特大城市的普遍选择。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以来,有包括青岛、杭州、上海、天津等超大特大城市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区分中心城区和新城郊区等区域,在新城郊区放开或完全放开落户限制。
先看青岛。2021年3月,青岛市政府发布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按照“继续放宽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四个中心城区,大幅放宽黄岛区、城阳区、即墨区三个城区,全面放开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三个县域”的思路,实施分区域、分类别、差别化落户政策。
然后看杭州。2021年8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构建共建共享公共服务体系专项计划》,明确严格执行核心城区落户限制政策。九大星城分类执行控制、适度放开和鼓励落户的政策,完善“政策性落户+人才入户+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体系,实行支持区域重点产业(企业)发展的差异化落户政策。
再看上海。2021年11月,上海市试点在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的本市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这意味着凡在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新城以及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就业的上海市应届研究生毕业生,不必“打分”,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就能直接落户。
天津也在为新区“开小灶”。今年5月,天津市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滨城”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将进一步放宽外来人口在滨海新区落户限制,制定差异化人口导入政策,优化人口结构,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事实上,国家层面也在不断推动。今年3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到,鼓励人口集中流入城市区分中心城区和新区郊区等区域,制定差异化落户政策。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且人口持续流入的超大特大城市要有序实施功能疏解。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国家级新区建设,完善郊区新城功能,推动组团式发展。
彭澎认为,由于城镇化水平差异,中心城区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往往更加丰富,人们更愿意工作生活在中心市区。但是受限于发展空间,城市产业大多往郊区新区布局,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劳动力支持。
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彭澎介绍,南沙区政策相对完善,人口却一直是区域发展的短板。这不仅影响南沙区产业发展需求,也不利于南沙区打造“广州唯一副中心”。广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南沙区常住人口仅84.65万人,在全市11个区中居倒数第二位。
新城新区如何留住人才
人口初步导入后,新城新区该如何让新居民留下来?
彭澎提醒,实施差别化弹性入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口持续向新城新区导入人才。但要想留住人才,更重要的是提供就业和创业机遇,形成现代化都市区;否则很容易出现钟摆式通勤和“炒房”现象。
显然,超大特大城市也普遍注意到这一点。在实施差异化落户政策时,这些城市都注重将人才、产业和公共资源导入同步进行。
以广州市为例,2021年9月,广州市审议通过《广州市产业地图》,梳理了全市3—5年内可供开发利用的产业用地,共564个地块。其中,中心四区(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产业地块合计87个,仅占全市产业地块总数量的15.4%。除中心四区,其他各区(含空港经济区)产业地块合计477个,占全市产业地块总面积比重高达94.4%。
再如上海,针对新城未来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上海将优化新城住宅结构。提供特色化的高品质商品住宅、创业社区和国际社区等多样化居住产品,围绕轨道交通站点提供特色多元的人才公寓、单身公寓和租赁住宅,实现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范围内,新建住宅以租赁房为主。
胡刚建议,超大特大城市支持差异化落户的同时,也应注意完善政策细节。例如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影响,差别化入户人口可能会进一步向中心城区迁移,这将不利于中心城区功能疏解,也不符合政策初衷,因此应适当设置差别化入户人员迁入中心城区条件。
以广州为例,记者注意到,《广州市差别化入户市内迁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到,差别化入户人员入户广州市后,以实际居住、工作地登记入户为原则,户口可按照一定条件在市内进行迁移。
具体而言,在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7个行政区内缴纳社会保险累计未满3年的,可在7个行政区内迁移。若在7个行政区内缴纳社会保险累计满3年的,可在全市行政区域内迁移。
■中国城市报记者:邢灿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人才优购七折卖房,其实是购房者的大利空?!
- 辟谣!定向选调生仅限高校硕士及以上学历?本科生没机会?
- 人才服务全市领先!在普陀落户发展“一个都不少”“一项都不落”
- 「知识」档案有什么用?档案在哪?
- 居住证积分的加分项这样计算→
- 考编档案找不到或档案材料不齐,别慌!教你轻松解决
- 上海不断降低落户标准,是引人才还是“割韭菜”
- 多地进一步放宽落户政策 建设保障性住房
- 从二本院校考上同济大学的研究生,我都经历了哪些事?
- 上海应加快往届硕士生落户|法讯观察
- 上海高校应届生落户,你可能需要了解一下
- 距离上海户口,你只差一个清华北大的文凭!
热门文章
- 2022年深圳落户需要注意什么,落户区域的选择
- 赶紧自查!身份证被用来做这件事有风险
- 深圳非全日制研究生无法办理报到证和落户,人社局:需等通知
- 放弃农村户口,还是坚决入户深圳?
- “深圳八友”落户龙华,将和一带一路国家陶瓷艺术家交流合作
- 又内卷?大学期间先把社保缴上,提前攒“工龄”?
- 值得吗?多数人办深户的最终原因,竟然不是为了补贴
- 深圳安居保障房新规:需缴纳社保10年以上才能申请,如何分析解读
- 2019年深圳申请入户的条件有哪些?人才引进落户还是积分落户
- IN视频|互联网医院真正进入医保时代,看病就诊可线上医保支付
- 超大城市!深圳放宽落户条件,要不要入深户?如何入?
- 论圳|党代会新声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充分释放人口新红利
最新文档
- (非上海户籍学生)在上海参加高考报名条件汇总
- (社会)上海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无需“打分”可直接落户
- (上海战疫录)最高补贴300万元 上海出台两项稳就业补贴政策
- (新华视点)“先落户后就业”、发放就业补贴……多地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黄浦招聘102名社区工作者!高校应届毕业生看过来
-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如何落户上海?
-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可以上海落户吗?
- 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留学回国可以落户上海吗?
- 麦吉尔大学毕业后可以上海落户吗?
-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可以落户上海吗?
- 魔都应届生必看:上海户口很重要
- 魔都对消防战士们的回报,落户上海政策详解
推荐文档
- 非全日制本科可以考211学校的研究生吗?如果有请问有那些学校?
- 毕业5年,专科,在上海工资12000,算很失败吗?
- 985毕业生涌入县城,被质疑抢饭碗!考公或许是一种尝试
- 大专毕业是该继续升本还是工作?
- 想买个网上查到的大专,交钱不考试2年半拿证是真的吗?
- 出彩艺校生 | 优秀毕业生司巧艺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她写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
- 2020年上海有哪些大学?一本二本三本专科
- 2022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引进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公告
- 毕业生的户口,档案到底有多大的用处?不看后悔死你..doc
- 2023专科生可以考研吗 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 本科学校很普通不是211.985,北大法学硕士,有可能进国内顶尖律所吗?
- 北大硕士送外卖、火锅店只招985……去年毕业的名校生都去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