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仍需解决城市公共服务有效供给问题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大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仍需解决城市公共服务有效供给问题)
记者|梁宙
城市落户政策迎来重大变化。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下称《任务》)提出,超大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大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专家表示,城市应解决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问题,保障落户人员享受市民待遇。
《任务》提出,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II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此外,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崔树义对界面新闻表示,我国城市户籍政策出现松动,一方面因为城市化是一个大趋势,城市规模越大,人口聚集规模越大,规模效益也越大。另一方面,中国人口规模拐点比预计的要提前几年到来,各大城市的人才争夺战已从高层次人才向中层次人才延伸,最终会变成抢夺人口的竞争。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我国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目前,我国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有13座,除了北上广深这四个超大城市,还有天津、重庆、武汉、成都、南京、郑州、杭州、沈阳、长沙为特大城市。
过去,出于对大城市病的担忧,中国政策长期严格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若将这次《任务》与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比,可以发现两者在表述上存在较大的不同。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曾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以北京和上海为例,2017年,北京市发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2018年,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严格控制常住人口规模,至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
2017年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是1997年以来首次下降,2018年末,北京常住人口比2017年减少了16.5万,常住外来人口减少了29.7万。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对界面新闻表示,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减少是通过强力的行政手段控制实现的。“实际上,我国城市控制常住人口规模与城市化的规律不相符,也没有意义。”他相信,将来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人口政策也会逐步放宽。
在我国,工作生活在城镇却没有城镇户口的人数多达2亿。面对如此庞大的农业转移人口,政府部门多年来一直在谋求划定这个群体市民化的路径。
2016年9月30日,国务院发布《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要求,“十三五”期间,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加速破除,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鼓励各地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
发改委今日印发的《任务》要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据住建部统计,我国城区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城市共有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59座城市。这些城市中,不少已经开始了“抢人大战”,如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抛出了“橄榄枝”,出台了从对大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落户,到给予住房补贴,再到买房、租房给予折扣等政策,降低落户门槛。
“这些大城市在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后,各个城市的抢人大战或将更加激烈。”牛凤瑞指出,未来人口向这些城市聚集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人才竞争压力可能更大。同时,这些城市对农村人口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从中国整体发展来看,值得期待。
崔树义指出,随着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城市应为居民提供基本的、比较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功能越完善,越能吸引更多的人口来落户,两者相辅相成。
《任务》中也提出,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确保有意愿的未落户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证,鼓励各地区逐步扩大居住证附加的公共服务和便利项目,如在随迁子女较多城市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全面推进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扩面等。
“大城市全面放开落户条件,对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拓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牛凤瑞说,城市应解决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问题,保障落户人员享受市民待遇,否则落户仅是户籍的改变,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落户上海的好处不言而喻,如何快速落户上海?
- 特级教师实现“零”的突破,落户加分政策实施!教育人才加速集聚
- 应届研究生可直接落户五大新城!现在去新城买房,还来得及吗?
- 2022年海归落户就业是否会被应届生挤走?
- 上海应届生积分落户新规定,上海高校毕业生可另外加2分
- 在一线城市值3000万?大学应届生的身份多重要!网友:别浪费
- 「优路考研」原来硕士研究生还有这层待遇?你知道吗?
- 上海:部分985高校毕业生遭到“排挤”,人才储备标准达不到
- 你知道吗?2016应届生落户新政9大调整!
- 西交利物浦2022博士申请要求及专业汇总!免试入学+可在职
- 在职研大事件!“非全”歧视引热议,中立解读非全与全日制研究生
- 应届生大学毕业后,档案的三种去处及优缺点分析
热门文章
- 五一致敬劳动者!养老金精华帖请收藏!如非深户能在深办退休吗?
- 2020年深圳买卖房注意啦,别一不小心丢了辛苦得来的深圳户口
- 2019年在办理深圳户口中,一些常见问题
- 2022年后深圳户口会值钱吗(怎么样入深圳户口)
- 2018年深圳为超生入户大开方便之门
- 好消息,毕业生落户深圳流程简化,去一趟即可拿户口本
- 2019年深圳在职人才引进和落户实现“秒批”啦
- 在深圳创业居然有这么多补贴可以申请!非深户也有份!
- 深圳“严买宽售”升级楼市调控,落户3年并缴3年社保才能买房
- 聊一聊:深圳户口有什么用?
- 深户办理的常见问题,有不清楚的可以咨询
- 补缴社保可以在深圳买房吗
最新文档
- (非上海户籍学生)在上海参加高考报名条件汇总
- (社会)上海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无需“打分”可直接落户
- (上海战疫录)最高补贴300万元 上海出台两项稳就业补贴政策
- (新华视点)“先落户后就业”、发放就业补贴……多地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黄浦招聘102名社区工作者!高校应届毕业生看过来
-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如何落户上海?
-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可以上海落户吗?
- 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留学回国可以落户上海吗?
- 麦吉尔大学毕业后可以上海落户吗?
-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可以落户上海吗?
- 魔都应届生必看:上海户口很重要
- 魔都对消防战士们的回报,落户上海政策详解
推荐文档
- 非全日制本科可以考211学校的研究生吗?如果有请问有那些学校?
- 毕业5年,专科,在上海工资12000,算很失败吗?
- 985毕业生涌入县城,被质疑抢饭碗!考公或许是一种尝试
- 大专毕业是该继续升本还是工作?
- 想买个网上查到的大专,交钱不考试2年半拿证是真的吗?
- 出彩艺校生 | 优秀毕业生司巧艺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她写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
- 2020年上海有哪些大学?一本二本三本专科
- 2022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引进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公告
- 毕业生的户口,档案到底有多大的用处?不看后悔死你..doc
- 2023专科生可以考研吗 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 本科学校很普通不是211.985,北大法学硕士,有可能进国内顶尖律所吗?
- 北大硕士送外卖、火锅店只招985……去年毕业的名校生都去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