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所高校本科生可落户上海背后:潜在受惠群体仅数千人,上海如何破局人口难题?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6所高校本科生可落户上海背后:潜在受惠群体仅数千人,上海如何破局人口难题?)
9月23日,上海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发布《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
其中,对于应届硕士毕业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
更引起广泛关注的是6所高校的本科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在此前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之外,上海增加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
“定向”选人的落户方式,引起了些许争议。事实上,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仅就这6所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而言,潜在受惠对象或许仅有5000人左右,这其中还包括了相当一部分原本已经有意向在上海就业的毕业生。这也意味着,对于上海而言,这6所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给它带来的常住人口增量十分有限。
一方面,上海希望控制人口,另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各地人才竞争等背景下,上海不得不加入“抢人”战局。此次上海将本科毕业生落户的高校由清华、北大扩展至6所,信号意义明显,值得关注的是,未来上海是否有可能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加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6所高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本科毕业人数总共仅人,其中,直接选择就业的本科生人数仅6177人。
这6177人当中还包含了一定比例的上海籍学生。尤其是上海本地高校,上海籍学生的比重一般比较高。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在其2019届3557名本科生中,上海生源就有807人,占比高达22.7%。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之一,有一部分公费师范生,按照相关规定,公费师范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有一定限制,并非可以自由留在上海。2019年,该校协议就业的本科公费师范生人数为509人。
这也意味着,6177名左右的“潜在受惠”群体人数还需要再打个折扣。
6所高校2019年本科毕业生去向情况
(数据来源:各高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注:直接就业的本科生人数里,既包含了签约就业,还包含了灵活就业等其他情形。)
2019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已经可以享受到直接落户上海的政策,这是否提高了他们去上海就业的积极性?
数据显示,北京大学2019届签订三方协议就业的毕业生中,留在北京本地的占43.55%,去广东的占20.62%,去上海的仅占6.48%。168名签约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仅有7人去了上海。此外,北大有483名灵活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学校未披露其具体的城市去向。
清华大学的学生相对更青睐上海。在签三方就业的154名本科生中,有24.0%去往上海,这超过了留在北京本地的18.2%,仅略低于去向为广东的25.3%。不过即便如此,去上海就业的也仅有37人。同样,清华大学有336人灵活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未知其具体城市去向。
当然,上海本地4所高校的毕业生留沪的比例非常高。譬如复旦大学毕业生留在上海就业的占72.75%,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留在上海的占全部就业去向统计人数的61.49%。
整体看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选择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基数非常小,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倾向于留在大学所在地北京,并且还有同样低门槛落户的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竞争,上海落户政策的吸引力相对有限。
而上海本地的4所高校,已经有相当高比例的本科毕业生倾向于留在上海,对于他们而言,落户政策无疑是“锦上添花”,并且增加了他们长期在上海扎根的可能性。而在原本打算离开上海的本科毕业生中,有多少会因为可以落户而留下来?这一部分增量空间还有待观察。
以最近5年的常住人口增长情况来看,上海有2年出现负增长,3年正增长,目前,上海常住人口基本稳定在2400多万,2019年的最新数据为2428.14万。
2018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正式发布,这份规划提出,缓解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紧约束之间的矛盾,严格控制常住人口规模,至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
这意味着,从当前到2035年长达15年的时间里,上海仅剩下约70万人的增长空间。
2018年,上海统计局发布了一篇《上海人口老龄化现状和预判》文章,其中指出,本市户籍人口老龄化显著偏高,2017年,上海每不到3个户籍人口中就有1位60岁以上的。但占全市常住人口40%且整体年龄偏轻的外来常住人口,大幅拉低了全市老龄化程度。
由此也不难看出,一旦控制外来人口,一个可能的后果是老龄化加速。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发布的《2019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2019年,上海全市户籍人口为1471.16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61.6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4.6%。
以同样控制人口的北京作为参照,2019年末北京常住人口为2153.6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6万,占比为11.4%,全国的这一比例为12.6%。上海仅户籍人口中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就已经大幅超过北京所有的常住老年人。
四大一线城市在校小学生人数变化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局)
再看在校小学生数量,与北京、广州和深圳相比,2019年上海在校小学生人数是最少的,仅有82.6万。但上海的常住人口总量目前仍然是四大一线城市中最多的,尤其远多于广州和深圳。
并且,相比于2015年,上海近几年间的在校小学生人数增量也是最少的,仅有2.7万。2016年和2017年,上海在校小学生人数均出现了负增长。
一般而言,在校小学生数量被视为衡量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全国小学入学率接近100%,小学生数量几乎是“数出来”的实数,小学生背后的家长,正是城市里的青壮年中坚力量。此外,小学生数量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城市未来的劳动力增长潜力。
一方面,在老龄人口总量较大、青壮年人口增长有限的情况下,以及出于城市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上海急需导入年轻以及高学历、技能人口,但另一方面,上海面临着控制人口的制约。仅对部分重点高校的学生敞开落户大门,或许是上海在兼顾两方局面之下为数不多的选择。
值得关注和期待的是,如果有限度放开落户之后,上海未能取得预期中的效果,未来,上海是否还会进一步将毕业生可落户的高校扩围,吸引更多的大学生?
责编李剑华实习生李各力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名校硕博生到小县城就业,博士奖励75万,就业难还是浪费人才?
- 深圳户口为什么没有北京上海的“香”?
- 上海应届研究生落户新政引热议!怎么办理?落户在哪?这是“沪C户口”?
- 上海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有什么条件?
- “先落户后就业”、发放就业补贴……多地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大学应届生“自带优势”,工作就业领先往届生不少,真叫人羡慕
- 观澜|上海开放4所名牌高校生落户,“人才掐尖”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 临港产城融合区431平方公里!应届研究生毕业落户政策适用范围
- 北大清华应届本科生直接落户!上海放下身段抢人背后是这几大原因……
- 《打工人安家指南》:中国22座城市,哪个更容易落户?
- 上海市属、区属国企今年将定向招聘本市高校毕业生
- 上海放宽落户资格,应届生这些“隐藏”落户条件一定要注意
热门文章
- 每月租金低至20.5元/㎡!深圳又一区公租房开始认租了
- 深圳历年中考分数线汇总,深户和非深户差距这么大?
- 深圳积分入户,该不该选择第三方?
- 应届生交了社保还可以落户北京吗?
- 2015年深圳落户,你造多少?
- 在深“宝妈”求“深户”的一路艰辛
- 2021职称入户深圳常见问题解答,入户必看
- 5月各区深圳公租房轮候查询方法及申请规则、公租房价格科普合集
- 今起,福田区行政服务大厅社保业务需提前预约
- 深圳自考本科学历可以考教师资格证吗?
- 非深户没租赁合同是否连民办也没法申请?在深圳上学太难
- 应对深圳入户中介乱象,各方亟须查漏补缺
最新文档
- (非上海户籍学生)在上海参加高考报名条件汇总
- (社会)上海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无需“打分”可直接落户
- (上海战疫录)最高补贴300万元 上海出台两项稳就业补贴政策
- (新华视点)“先落户后就业”、发放就业补贴……多地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黄浦招聘102名社区工作者!高校应届毕业生看过来
-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如何落户上海?
-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可以上海落户吗?
- 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留学回国可以落户上海吗?
- 麦吉尔大学毕业后可以上海落户吗?
-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可以落户上海吗?
- 魔都应届生必看:上海户口很重要
- 魔都对消防战士们的回报,落户上海政策详解
推荐文档
- 非全日制本科可以考211学校的研究生吗?如果有请问有那些学校?
- 毕业5年,专科,在上海工资12000,算很失败吗?
- 985毕业生涌入县城,被质疑抢饭碗!考公或许是一种尝试
- 大专毕业是该继续升本还是工作?
- 想买个网上查到的大专,交钱不考试2年半拿证是真的吗?
- 出彩艺校生 | 优秀毕业生司巧艺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她写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
- 2020年上海有哪些大学?一本二本三本专科
- 2022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引进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公告
- 毕业生的户口,档案到底有多大的用处?不看后悔死你..doc
- 2023专科生可以考研吗 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 本科学校很普通不是211.985,北大法学硕士,有可能进国内顶尖律所吗?
- 北大硕士送外卖、火锅店只招985……去年毕业的名校生都去了哪?